close

 

一直很想來探訪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因路線不熟,路況較為崎嶇難行,

考量家裡的老車走這路線會很硬陡,報名風評不錯的旅行社,

抵達司馬庫斯安頓好行李,參加部落導覽,透過解說員風趣的導覽介紹

對司馬庫斯的知性人文、自然與生態、歷史傳統等,

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不虛此行。

居民屬泰雅族,很久以前一支由馬庫斯(Mangus)率領的家族,

在雪山北支稜線東泰野寒山落腳建立部落,後世子孫為感念他,

因此命名為「司馬庫斯」。

 

右往司馬庫斯教會,左下部落教室,路中擺放三角錐,一旁告知牌用注音寫著,

親愛的遊客:早上7:30至下午4:30是上課時間,我們要專心上課,所以請勿參觀拍照。

您的尊重會讓我們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感謝您。司庫分班敬上。

   

早期司馬庫斯的學童要唸書,必須越過溪谷到新光部落的新光國小就讀,

這段路大人來走大概都要5個小時,在1995年道路對外開通後,

兩地交通也要花上2個小時以上,而且只要遇到大雨過後,

土石崩塌的道路更是讓學童和家長膽戰心驚,

部落家長積極爭取下,設立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 

族人合力建造的部落教室於2009年分別落成,採傳統泰雅族家屋,

花2年收集風倒木,有三間教室,全部用木頭建造,屋頂鋪上黑色岩板。 

 

 

用風倒櫸木堆疊屋牆,散發出淡淡原木香氣。

 

師資也是自力救濟,除了科班出身的老師,

部落耆老、年輕人走進教室,教授母語、種小米、狩獵等傳統課程。

 

教室的柱子也很有特色,搬運粗壯的大木頭真不容易啊。

木頭縫長出的蓪草,葉基七出脈,靠近葉先端再各自分成兩叉,

以致葉形七裂,先端又分成二裂尖,這是蓪草所獨有的葉片造形。

年級門牌是一座木雕

瞭望台模型

儲藏小米的傳統穀倉,架高為了防止潮濕及水淹,

在接準處採用木頭弧度,防止老鼠爬上去偷吃。

 

司馬庫斯教會是部落的精神支柱及活動地點,在1981年遭雷劈而燒掉,

直到1999年族人合力蓋美麗恢弘的新教堂,兩邊各有一棵聖誕樹,

是台灣最高(海拔1600公尺)的活聖誕樹,左邊被電擊矮了一截,

如今綠意盎然,強韌的生命力令人讚嘆。

生命之樹是延續了祖先的精神,木頭雕刻三位人像。

部落開拓者馬庫斯,肩膀上扛著臼,有胸肌跟六塊肌,腳邊有隻獵狗。

抱著孩子的是馬庫斯的太太,是當時是遷徙到此地,

第一個會織布的婦女,族人靠此方得過冬。


抬著山豬的青年,打獵是部落的生存方式,

捕獲的食物是大家一起享用。

 司馬庫斯補給站一棟雙層建築,一樓是補給站(販賣部),

二樓是雅竹餐廳,供應遊客美味餐點。

泰雅族人雕刻工藝是對生活的記錄與想法,成了部落裡的藝術裝置 。

打造無菸害的生活環境,也希望來此的遊客不要抽菸,好好享受清新的空氣。

路燈設計極具巧思,每個都有不一樣的風格,

這個遠看好像是虎頭蜂窩。

木雕門牌細緻像藝術品,刻番刀表示有獵過台灣黑熊的獵人,

而且通過頭目及幹部認證,可以掛牌稱英雄。

上面三角形代表山,下面菱形象徵祖靈的眼睛。

 

泰雅族取名字的方式,前面是兒子的名字後面是爸爸的名子,

從門牌就看出他們是兄弟關係。

瞭望台早期目的是為防禦外來侵害,每天安排勇士徹夜輪替守護族人安全。

瞭望台上視野極佳,可一覽整個部落的全貌。

紫藤花

 

杜鵑花

海芋

茶花

 

關山櫻

松月櫻

雅竹餐廳享用晚餐,牆面全是用竹片編排各種圖案,精緻的工藝技術令人讚嘆。

住宿在喜樂山莊

房間內沒有電視、沒有網路,只有一張床及一間衛浴的簡單設備,

遊客服務中心才有供應電視及網路。

夜裡我們漫步到教會,聆聽蟲鳴蛙叫譜出的交響曲,享受司馬庫斯的美。

  

開車交通資訊: 

1.竹林交流道下→120縣道→台3縣道北行→右轉120縣道經內灣→經尖石 

→那羅→宇老→秀巒→泰崗(約60鄉道39.5K)叉路左轉司馬庫斯。 

2.關西交流道→118縣道至關西→轉3號省南行→左轉120縣經內灣道→經尖石 

→那羅→宇老→秀巒→泰崗(約60鄉道39.5K)叉路左轉司馬庫斯。 

管制路段: 

司馬庫斯產業道路(竹60線39.5K起,泰崗岔路口至司馬庫斯部落) 

管制時段: 

1.一般車輛-禁止上山時間:12:40 - 14:59(不得進入司馬庫斯產業道路) 

禁止下山時間:14:00 - 16:20(不得從司馬庫斯部落下山) 

2.中型巴士-上山時間:15:00-15:20 下山時間:13:40-14:00 

其他時段禁中巴出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