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錐麓古道位於錐麓山的山腰,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探險古道之一,史蹟保存區,需申請入山及入園許可山徑鑿闢於陡峭山壁之中,步道狹窄考驗膽量,大理石堅硬及不含水的特性,使得錐麓古道幾乎寸草不生,若不經意向下瞄望,險峻落差之山壁加上立霧溪滾滾溪水,視線在毫無遮掩之下,感受大斷崖的雄峻峭拔之驚心動魄。2011年從慈母橋至燕子口走完全程10.3公里對於錐麓峽谷撼人景色很懷念6 月中開始計畫,趁暑假帶孩子去體驗,但孩子比我們還忙,喬好日期已是近暑假尾聲,3 0 天前申請入園,假日秒殺額滿,很幸運申請到。在等待出發日子裡,颱風是一個接一個,心也跟著起伏不定,出發前康芮來攪局,古道關閉二天,8/30下午電話詢問太管處,客服員回覆8/31古道會開放通行,晚上備妥行李依計畫而行。這次選擇東進東出半程於3.1K折返,沒有接駁的困擾,放慢腳步欣賞美景覺的輕鬆自在。

錐麓吊橋→巴達岡駐在所→斷崖駐在所→巴達岡駐在所→錐麓吊橋

旅遊日期 : 102/08/31

5點出發一路順暢,8點10抵達到靳珩公園,停好車整裝往回走600公尺到錐麓吊橋。

↓一早燕子口沒有陸客很難得的畫面

把入園許可證及登山證交給管理員核對,核對無誤管理員開門8點40分進入錐麓吊橋。

連續1公里陡坡考驗著腳力與耐力。

巴達岡駐在所

↓沒有惱人的陽光,微微的風吹來,是登山的好時機。

↓巴達岡二號橋俯瞰橋下峽谷壯觀令人讚嘆。

↓隨著陡坡上升視野漸漸開闊,往花蓮方向的中橫公路。

↓休息一下歇歇腳後再努力。

↓2.4K處,沿路每100公尺設有里程標示,我們不急著趕路,漫遊於山林間。

↓鐵橋下就是萬丈深淵,



↓2.6K至3.1K是錐麓古道精華段,海拔765 公尺,狹窄步道叮嚀孩子小心慢行,要拍照就停下來,不要邊走邊拍。

↓立霧溪終年豐沛的溪水,造成快速的河流下切侵蝕速率,切穿了三角錐山的支稜,造就舉世稱奇的太魯閣峽谷。

雖沒有藍天景色,雲霧飄渺宛如水墨畫般,青翠山巒展現迷人柔美風采。

狹小步道

↓貼壁禮讓

↓3.1K斷崖駐在所,休息用餐後折返。

↓俯瞰鷹嘴峽考驗膽量

 

↓2點30分回到錐麓吊橋,依依不捨在橋上逗留拍照。


↓燕子口步道


↓抬頭仰望尋找燕子蹤跡


 

靳珩公園觀望立霧溪畔的印地安酋長岩

 

入園申請資訊

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入山入園申請

開放人數改為平日72人、假日96人,申請時間早上8點至24點,

經過多日觀察,假日裡秒殺額滿,申請心得,

先填好隊員資料存入編輯,入園申請表格在"是否同時申請入山證許可"打勾,

(如要在審核入園許可證通過後,系統自動幫你將資料送到警政署網站

申請入山許可證,請勾選此欄位。這樣不用警政署入山證申請填資料。)

入園前30日8點一到就申請,天天查看都在顯示"審核中",真是漫長的等待阿,

一週後看到"審核通過"終於放心了。

警政署會將入山許可通知寄到信箱裡,上警政署入山許可證申辦進度查詢

一、查詢條件身分證字號(護照號碼)為必填欄位

二、案件申辦序號或申請日期必須擇一輸入 (申請日期是入園通過日期)

出發前列印二份入園許可證,一份入山許可證和名冊,

入園當日要攜帶身份證,一份入園許可證和入山許可證交給管理員核查(或放登山口信箱)

留一份入園許可證放在身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詩 的頭像
    小詩

    淡淡人生

    小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