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硐舊名猴洞,因山壁洞穴多藏有猴群而為名,
民國51正式改名為侯硐,車站站名上仍見新舊名交雜,
站名的台語廣播也以「猴洞仔」發音猴硐。
侯硐早期是以開採黑金,在民國79年封坑後逐漸凋零沒落,
近幾年因貓咪群聚吸引觀光遊客,這山城有新的稱呼~貓村。
↓經基隆河員山子分洪隧道進口,下車見識偉大的防洪工程,
將基隆河上游集水區大部分洪水,透過一條直徑12公尺長約2.5公里的分洪道,
將上游洪水引導至距深澳港東邊約1.8公里處匯入東海,
基隆河整治成功,讓基隆河沿岸地區如瑞芳、汐止、內湖、南港,
能免於水患之苦。
↓侯硐煤礦博物園區
↓選煤廠旁的運煤橋,建於大正9年(1920)。
原為鐵橋,民國54年(1965)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命名為「瑞三大橋」。
↓對貓的愛護有獨特的警告標示
↓幸福郵筒很特別
↓車站內可愛的貓咪立像
永遠的列車長~黑鼻,侯硐貓村四大天王之ㄧ,
列車長黑鼻年輕時候是個血氣方鋼的男子漢,結紮後性情大轉變,
因人們不斷給牠友善的互動,讓牠成為最受歡迎的親善大使。
這次封為永遠的列車長,並立像紀念的黑鼻,因為鼻子黑黑一塊而得名,
牠的可愛模樣長久以來成為遊客必拍照之ㄧ,更成為侯硐貓村的代表。
如今,牠迷人低沉的嗓音隨著她的生命消逝而成絕響。
↓利用廢棄的海上浮球的可愛貓咪造型
↓貓咪都超乖低,鏡頭很近也不怕,習慣當襯職的麻豆。
↓雖有愛貓人士捐贈貓屋,卻不受青睞,
還是習慣睡紙箱。
↓花盆也是舒適的窩
↓遊客逗弄貓咪,使出無影腳
↓貴妃姿態很迷人ㄝ
↓閒閒沒事練瑜珈~~這招很厲害吧
↓在猴硐國小校園內兩大學生玩的不亦樂乎
交通資訊:
1.台鐵列車:台北車站到猴硐車站,搭乘區間車,約一個小時到達
2.自行開車:中山高北上,下濱海交流道至暖暖,遇第一個紅綠燈右轉
水源路,上62快速道路, 至瑞芳下交流,左轉行台2丁公路,
再右轉102縣道,過瑞柑陸橋後,右轉北37鄉道,直行即可至猴硐。
3.大眾運輸:瑞芳市區搭乘808公車至猴硐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