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剝皮寮老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
西接康定路,為台北市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日治時期被劃定為老松國小學校用地,
長期禁止增建所以街道及建築物舊貌得以保存至今。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九十二年八月成立剝皮寮再利用的經營團隊-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以發揮「歷史老街紮根教育園地,教育活動活化歷史老街」的理念。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大門在昆明街與廣州街口,展示區早上9點開放參觀,
剝皮寮老街早上10點才開放,都是免費的喔。
↓西側康定路
↓懷舊的亭仔腳現代稱騎樓、走廊。
↓僅有幾棟保留拱圈的亭仔腳。
↓剝皮寮老街(即今康定路173巷)為艋舺現存仍保有清代街型的道路。
↓來的早還沒開放,有柵門不能進入。
↓廣場
↓臺北古城門
↓雨絲飄阿飄,陰雨綿綿的假日感受舊時文化也很愜意。
↓室內展示區
↓以前的牆面建材
↓編竹夾泥牆是以樹、竹片或芒草為骨架而表面糊灰泥而成的。
↓舊地名您知幾個
↓地球儀
↓三輪車跑不動ㄌ
↓王哥柳哥彈珠臺
↓傳統中藥行
↓這間展示間也是艋舺名醫呂阿昌醫師的故居
↓中庭北側是百年歷史的老松國小
↓2樓長廊
↓科舉文物
↓磚砌窗戶
↓好懷念的教室
↓課桌裡的ㄤ仔飄(台語)好像男生比較會懷念喔,玩的方法就是兩人各出一張牌,
看誰先用彈射的方法把對方的牌壓在下面。還有另外一種玩法是,
將堆疊的ㄤ仔標選出其中一張牌,誰先將那張牌打出來,誰就贏得那疊ㄤ仔標。
↓珠算課的大算盤
斗砌牆
待續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號
聯絡電話:02-2336-1704
全站熱搜